涉县链家房产
涉县链家房产

本网讯(张斐)“回首七旬秋,日倭跪降。东京大审判,国人振奋。”近日,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花甲老人,又开始写诗了,几年来,他写下近万字的诗歌、对联,歌颂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成就和群众的幸福生活,抒发对党对国家的无限热爱,他就是张保才。

走进张保才老人的小院,十多首诗歌、近二十副对联,共计5千多字,镌刻在小院的墙壁上,院子里全是老人对党、对国家的那份挚爱。“2011年是建党90周年,花掉3万多块钱,才将这些诗歌和对联做成瓷砖刻在墙上。”张保才向我们回忆说。

可是当老人和家人商量这笔开销时,老伴冯灵鱼很是不理解,“花钱不说,关键是好好的院子,到处都是字,一点儿也不漂亮啊。”冯灵鱼回想起当时的事儿,还是有点不满。

与共和国同龄的张保才见证了国家由弱到强,百姓生活渐渐好转的过程,自己也在改革开放之后经营家具生意,慢慢富裕起来,心里充满了对党、对国家的感激之情。于是张保才老人和老伴“磨”了起来。2011年夏天,镌刻着自创诗歌和对联的“红色诗苑”建成了。

“红色诗苑”建成后,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也多了起来。不管多忙多累,只要有游客来,张保才就当起免费讲解员,一边向村民解释诗歌中的含意,一边宣传党的政策方针。

张保才老人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从小就听老人们讲当年八路军129师在赤岸村生活和战斗的故事,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雨露,切身感受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变。“国家财力倍增,人民生活也翻身。住的,原来都是土坯房,现在都成了装修房、瓷砖房了,这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穿的,以前都是打补丁的衣裳,现在都不穿了。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想不感激党也不行。”老人向我们说着建设“红色诗苑”的初衷。

正是凭着对党的无限热爱,一个连初中都没有读完的老人除了干农活,白天晚上都在细细琢磨。在老人家中,我们看到了一摞摞大大小小不同纸张、不同写法的诗词,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历史上的伟人、大事全部以诗词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的诗实话实说,自己经过不夸张。我还会一如既往写下去,记录咱们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大事。”没有豪言壮语,老人有的只是一个普通百姓的红色情怀。

关于涉县114 | 隐私政策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公益活动 | 客服中心 | 涉县公安局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网站备案号: 冀ICP备15010282号-1
Copyright © 2015 - 2016 shexian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