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农牧宣)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蜗牛成为漳河沿岸部分菜田和大田作物的主要害虫,对农业生产影响较为严重。蜗牛属软体动物,食性杂,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蔬菜,以齿舌刮食蔬菜的叶茎,造成孔洞和缺刻。针对这一特点,农牧局提出以下几种方法,供广大群众参考。
农业防治方法。经常铲除田间、地头、垄沟旁边的杂草,及时中耕松土、排除积水等,破坏蜗牛栖息和产卵场所。秋后及时深翻土壤,可使部分越冬成贝、幼贝暴露于地面冻死或天敌啄食、卵则被晒暴裂而死。地头或蔬菜行间撒10厘米左右的生石灰带,每亩用生石灰5—7.5公斤,蜗牛不敢越过石灰带,用此法保苗效果良好。
人工诱捕。利用蜗牛昼伏夜出,黄昏为害的特性。在田间或保护地中(温室或大棚)设置瓦块、菜叶、树叶、杂草,或扎成把的树枝,白天蜗牛常躲在其中,可集中捕杀。
药剂防治。毒饵诱杀,用8%四聚乙醛0.5kg拌豆饼(磨碎)或玉米粉5kg配制成毒饵,在傍晚时,均匀撒施在菜田垄上进行诱杀。撒颗粒剂,每亩用8%四聚乙醛粒剂0.5~0.6kg或8%灭蜗灵颗粒剂1.5~3kg,拌干细土或细沙10~15kg均匀撒施于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