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114-涉县信息共享平台

涉县114-涉县信息共享平台 » 民生关注 » 第一时间抢通“生命线” ——记交运局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杨永春

页码: 1

第一时间抢通“生命线” ——记交运局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杨永春

- shexian 2016-10-04 07:53

   

    7月19日我县突发暴雨,境内农村公路深受重创,全县道路水毁96条段412.5公里、30座桥梁受损严重,293公里断交,道路挡墙坍塌101处49705立方米,农村公路水毁严重。作为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杨永春心情十分沉重,面对灾情,他科学组织、严密防控,与全站干部职工奋力抗击洪水,抢通水毁公路、桥梁,充分体现了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的担当与情怀。

未雨绸缪抓预警

    我县地处深山区,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防汛任务十分艰巨。进入7月份以来我县降雨频繁,杨永春多次召开农村公路防汛专项工作会议,制订详实的防汛工作预案,抽调机械在县道及主要乡道就近待命,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做到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灾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全力以赴投入战斗,同时安排各副职、科长、各道班班长分片包线,深入农村公路沿线,开展汛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清排水,疏涵洞,查危桥,设标志,尤其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落石段全面加强监控,养护人员全员皆兵,既是巡查员,又是公路水毁预警员,严阵以待,确保农村公路不发生不安全事件。

昼夜战忙抢通

    7月21日凌晨5点,杨永春正卷着裤腿在乡道西龙线指挥抢险,突然手机响起,“河茅线刘庄桥面漫水、小会路段挡土墙坍塌,而且辽城新桥桥码头深陷,沿线10个村庄,3万余村民与外界联系的道路全部中断,小会村、辽城乡四面楚歌。”

    险情就是命令。杨永春带领抢险人员与机械火速赶往河茅线。他一边调集人员及机械运送石料,倾倒在挡墙坍塌处,避免次生灾害发生,一边与辽城乡联系制订抢通方案。为确保抢通工作快速无误,他亲自指挥所有机械及抢险人员,6个机械手相互轮换,人停机不停,他却一个人连续不停地工作了7个小时,加上前两天,已经连续三天没有休息。晚上9点抢通工作仍在继续,他的嗓子已经发不出音,“就是不睡觉,我们也要把路抢通。”

    21日晚9时,小会便道修通,23日下午6时刘庄桥抢通、新桥桥抢通,自此河茅线全线贯通,26日全县主要县乡道路全部抢通,125个孤岛村打通。

身先士卒当先锋

    从7月21日到27日一周来,杨永春每天奔波在路上,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不时有雨降临,但抢险仍在继续,他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身上的衣服不是被汗水浸透,就是被雨水淋湿。抢修的几天里,饿了啃口冷馍,渴了喝口凉水,他没有吃过一顿热乎饭,没有睡过一次囫囵觉。他的脸更黑了,手上脚上磨出了血泡,嗓子也严重抗议,嘶哑得说不出话来。

    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他担心的是公路通行安全,只有路段行人和车辆不出事故,他悬着的心才能踏实。妻子打电话来好几次,说他刚做完小手术,要记得吃药,可是他一投入抢通就全然忘记。连续不间断指挥抢险和过度疲劳,使他旧疾未愈又添新伤,腰疼得直不起来,同事们劝他休息,他却说:“路都断交了,群众回不了家、出不了门,我怎么能忍心休息,再苦再累我也得坚持。”他不听劝阻仍然和职工一道坚持工作,在最危险的一线组织抢修。

页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