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张晓芳)元宵节怎么过?——到涉县看大戏、赏花灯、转“九曲”。连日来,在涉县乡村,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轮翻上演,让节日里的百姓大饱眼福。
“好、好!”正月十五,在涉县上清凉村,一场精彩的赛戏正在上演,台上,演员们铆足了劲儿使出浑身解数亮出自己的“绝活儿”喜庆元宵节,台下,乡亲们目不转睛看得津津有味。《火烧赤壁》、《长坂坡》、《宁武关》等一出出古老戏剧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涉县排赛具有戏曲活化石之称,他与其他剧种相比可谓独具特色。其伴奏乐器只有两面大鼓、两面大锣,偶尔用大钹,根本不用弦琴,用鼓点来启示演员唱词。转街时用四面鼓、四面锣。戏装有20多样,但主要为莽袍和将靠两种,莽袍为饰帝、相、帅所用,靠为饰将所用。红脸穿绿靠,花脸穿黑靠。在涉县排赛戏中,清凉村一个剧本可演一场戏,一般为3小时左右。清凉村排赛剧团最盛时有剧本30多个,皆为古代戏剧。赛戏作为传统戏剧目前已被列入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井店镇台西村广场一年一度的“上刀山”表演拉开帷幕。村里的老少艺人轮番登场表演绝活“上刀山”,表演赢得了在场群众阵阵掌声。据了解,清朝年间,上刀山传入涉县井店镇台西村灯山巷程姓人家,距今已有400多年,是享誉一方的绝活儿。每到元宵佳节,村里的老艺人们就会将存放了一年的“家什”拿出来,操练操练到各村巡演。上刀山时,艺人踩住锋利的刀梯向上攀行,腿和身子要成一条线,不能打弯,全神贯注,才不会被割伤。刀也要有讲究,刀刃越锋利越安全,绝对不能有豁口。据表演艺人们介绍:“上刀山”时步子要“稳、准、狠”,一脚踩稳,绝不能移动,否则就有可能会被割伤。
每年元宵佳节,庄上、神头、西戌等十里八乡的群众都提着花灯,聚到一处转“九曲阵”。转九曲就是选一个较宽敞的平地,将上百根柱头等距离栽成四方形阵图,将柱头与柱头按一定规则用高粱秆连接起来。一排栏栅与另一排栏栅之间留出弯弯曲曲的路,各有九道曲折。每返回一次就向中心前进一次。在柱头上安放由各家各户捐做的367盏油灯,中间柱头安放7盏,叫七星灯。九曲像一个很大的城廓。九曲回廊,设有重复路径,逐个看,大城廓内又分9个小城廓,而小城廓的门径、走向各不相同,有人便把九曲称为“九曲黄河阵”。村民们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步入“九曲”,全村老少齐出动,连病人也由人背着跟在秧歌队的后面,转过一圈又一圈。人们用这种传统的娱乐方式,祈求新年五谷丰登,幸福安康。
此外,各乡、村还开展了不同规模的元宵灯展、书画摄影展、乒乓球赛、象棋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