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偏远山村富起来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驻古台村帮扶记

王月红

        “心酸”,这是邯郸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驻村工作组抵达涉县古台村的第一触点。怀着这份“心酸感”,工作组卯足了干劲,誓要让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大变样,不仅要解决山民的基本温饱,而且要让山民从根上脱贫致富。

        古台村,位于关防乡,距离县城将近一小时的车程。这个村子,四面环山,村子位于山谷中,呈“船形”分布,村里一共才101户,309口人,老龄化严重且光棍多,近年来人口呈现负增长。

        “2月份到了这后,我们立即走访调研村情民况,建档立卷。这个村太穷了,太苦了,太落后了,连水都缺,更别提其它了。”市住房公积金驻古台村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郭世华感慨道。

        古台村本来有一口浅水井,是古台水库渗透之水。通过泵抽到半山坡上的蓄水池,而后经管道通各家各户。近年来,由于旱情加重,古台水库渐渐枯竭,浅水井的水位下降,已经抽不到蓄水池,池内存水也渐渐用到干竭。无奈之下,村民只能到离家200米开外的浅水井打水吃。59岁闫江来是古台水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他说:“基本上不洗澡,洗脸都觉得奢侈,够吃水就很不错了。” 

        眼看浅水井的水也满足不了需求了,解决饮水迫在眉睫。工作组立即行动起来,一方面回大本营邯郸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想办法筹措资金;一方面和该县的水利部门取得联系,沟通打井事宜。最后,工作组从本单位争取资金40万元,从涉县水利局争取配套资金40余万元,共计80余万元。由此,打井作业全面展开。“4月初,我们就开始到村里展开勘探、选址、打井作业。24小时不停工,抓紧打井,已打了18米。”涉县水利局打井队工人王树兵说。

        “这次我们要求打深水井,大概是600米。我们必须要让村民喝上干净水,多难我们都要克服。”市住房公积金驻古台村工作组组员韩琨表示。

        新开工的深水井作业,村民们翘首期盼。78岁的老党员杨其顺没事就坐在村口,望着打井的地方。他腿脚不好,拄着拐杖,每次拎着最小的水桶,到井边打半桶水,走两步歇一歇的,用水十分困难。每次碰到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郭世华,他都问:“老郭,啥时候能吃上水啊?”郭世华笑着告诉他:“快了,快了,已经打出水了。”杨其顺老人听了乐得合不拢嘴:“老郭,你可办了件大好事啊。”

       老郭,是村民对郭世华的爱称。自从打井开工后,村民们对工作组再也不敬而远之,纷纷给工作组送菜、送红薯等。工作组收获了最珍贵的民心。不仅如此,郭世华还和村里的大黑狗成了好朋友,每天郭世华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打井的同时,工作组并没有闲着,他们给24个贫困户送米面油,给全村乡亲送来募集的上千件衣物,给村里配备了数十套灭火器材、协调资金在山上补植果树、药材300亩……

       “朋友圈里一吆喝捐衣服,很多同事朋友都参与了进来。”组员任加佳说。

       “表面上是我们工作组的三个人驻村,其实我们身后有坚强的后盾,市住房公积金每个人都在发挥自己的力量,关心帮助古台村。涉县的水利、林业、龙山电厂等部门企业也给予了很多支持。”组长郭世华表示。

       在村口右侧的一角,工作组和村民们一起清理水渠、栽植柳树、平整空地,建设文化广场。建成后,中间有八角亭,一侧有健身器材,水渠通水后养鱼养花,成为靓丽的景观带。古台村计生干部武成兰高兴地说:“工作组来了后,办了好多实事,人家是真正来帮我们致富来了。”

       对,致富,这是村民脱贫的根。郭世华经过对周围山场的考察,瞄准了光伏发电。打算在一片荒山上,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彻底解决贫困户脱贫问题。“我们自己投资建设,购买设备,目前已经和英利集团在洽谈。”郭世华介绍说,“计划建设10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收入在15万左右,这是个长期的致富项目,贫困户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前段时间,郭世华还请来了专家考察村口左侧的空地种蔬菜大棚的事。他还想着修一修田间路,打通入山的最后4公里;修一修旅游路,连接更乐大洼旅游线;修一修村前路,让道路更宽更平坦;修一修村对面山上的墓地,建个陵园,那里长眠着一百多名为国捐躯的抗日先烈。抗战时期,古台村是太行第五军分区医院第三所驻扎地,许多从前方来的伤员在这里养伤治病,救治无效而牺牲的就集中埋葬在了这里……

       用眼睛去发现、用耳朵去倾听、用脚步去丈量、用行动去帮助、用智慧去办事、用人脉去协调、用真心赢民心。市住房公积金驻古台村工作组,每天都在思考着如何让这个小山村,插上致富的翅膀。